GEN峰會見聞錄之一:關於資料新聞的未來

柯皓翔
2019/07/05

資料新聞大獎(DJA)是GEN高峰會中的一大看點。(攝影:柯皓翔)

文、攝影/中央社媒體實驗室記者柯皓翔

一年一度的「全球編輯高峰會(Global Editors Network Summit, GEN Summit)」今年移師希臘舉辦。來自全球的媒體人、科技人齊聚一堂交流最新趨勢。筆者榮幸獲得Hacks/Hackers Taipei門票贊助,將以系列文章、實體小聚分享作為回饋。

本文是高峰會系列主題的第一篇,將聚焦資料新聞(Data journalism,或翻譯為數據新聞)的趨勢和觀察。

一、DJA得獎作品亮點

今年資料新聞大獎(Data Journalism Awards, DJA)獎項共分12類,完整得獎名單和介紹可參考官網

這次我觀察到的資料新聞趨勢有三:

1. 全球遍地開花

主辦單位提到,今年參賽作品相當「多元」,報名作品共608件,其中約1/3來自亞洲,數量首度超過歐洲。儘管最終入圍名單大部分仍是由北美、歐洲團隊組成,但也說明許多國家對資料新聞皆有一定程度的重視。

今年最佳資料新聞團隊(大型)由阿根廷《國家報》(La Nación)拿下。他們的作品有很高的監督政府色彩,〈一位司機的貪腐筆記本〉作品更使得73人被起訴。

2. 表彰「自建、完善資料集」的貢獻

《美聯社》(AP)、調查新聞中心(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)、《Quartz》合作作品〈颶風瑪莉亞致死人數爭議〉(Hurricane Maria’s Dead),是今年年度調查報導得主。

2017年瑪莉亞颶風侵襲波多黎各,造成嚴重傷亡。然而,起初官方死亡統計存在很大缺失,公布為64人。

該團隊採訪上百個家庭、蒐集文件並做文字分析,建立罹難者資料集,結合報導做出虛擬紀念牆(見下圖)。

他們發現:很多死亡案件與缺乏醫療照顧、長時間停電有關,政府的災防手段和應變都存在瑕疵。

這個作品讓政府承認死亡統計上的不足,進一步委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重新調查。報告結果顯示,死亡數字估計為2975人。

另一個例子是年度資料新聞團隊(小型)獲獎者:印度的FactChecker.in

他們針對「宗教偏見引發的仇恨犯罪」建立資料集。團隊從報導中查找案例進行交叉驗證,逐步建立起結構化的數據,同時分析地緣、宗教觀念等因素如何影響。這不僅補足了政府統計上不足之處,也嘗試促進公眾對相關議題的理解。

3. 公民參與和資料新聞的火花

德國《每日鏡報》(Der Tagesspiegel)的 “Radmesser”計劃則是年度資料新聞創新獎得主。團隊在志願者的單車上加裝感測器,測量柏林街頭單車族移動時,與汽車之間的距離,作品結合機器學習技術分析交通安全,最後做成報導,也公開相關感測數據供大眾使用。

這除了是少見的「軟硬體結合」資料新聞案例,團隊補齊了討論此議題所欠缺的距離數據,更把資料新聞提升到群眾協作層次。

二、大家都在討論什麼新工具?

1. 社群聆聽(Social listening)、商業分析平台及工具,已將觸角延伸至資料新聞

市場行銷、SEO工具“SEMrush”,可以透過關鍵字觀察特定主題的搜尋熱度,也能了解相關搜尋內容。他們整合Google搜尋引擎、推特等來源的數據,提供介面方便使用者做探索分析。

商業分析工具,某個程度上成為記者尋找新聞線索的工具。記者可能在輸入關鍵字後,知道相關的搜尋詞彙或字串,增加對議題面向的了解。

這些搜尋數據,還有機會作為新聞的輔佐、例證。例如記者觀察並好奇「人們是否不再用睫毛膏了?」過去,記者可能訪問專家,但這幾年多了一個選擇,可以搭配搜尋熱度來說故事。

2. 現成工具不斷升級

對資源有限、沒有程式經驗的媒體從業者來說,善用既有工具成為一項重要而務實的課題。Google News Lab推薦合作夥伴的資料視覺化產品:Flourish,除了有多種既有版型可以套用,也能製作客製化模板,新聞業者還能免費升級。

有關資料敘事的方式,如今有何新方向?Google News Initiative支持的資料聽覺化(sonification)平台工具 “ TwoTone”(見下圖),可以讓使用者上傳數據,再將數據轉為音高,進一步編輯或下載。目前算是比較實驗性、聲音創作導向的平台輔助工具。

另外,Google也介紹封測中的工具“ Backlight Project”,使用者可以上傳大量文件檔或掃描檔(可經光學文字辨識OCR處理),批量進行關鍵字查找;調查川普通俄門的「穆勒報告」(Mueller Report)多達約400頁,可能是合適的應用案例。(報告公布時,《華盛頓郵報》還製作瀏覽介面

(攝:柯皓翔)(攝:柯皓翔)

三、數據合作的各種可能

今年議程中,有項座談主題叫「數據合作」,講者介紹全球資料合作案例,包含國內、跨國維度,並歸納出合作訣竅。

  1. 學界與媒體合作

Cheryl Phillips任職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計算機新聞學實驗室(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Lab),是 “Big Local News Project”的創辦人,團隊致力於「建立當地新聞的生態系統」,跨領域、跨校、跨編輯室地進行資料新聞的合作推廣。

具體來說,他們做的事情包括:

(1) 協商資料:向各層級地方政府申請新聞組織可能有用的數據。

(2) 資料標準化和分析。

(3) 檔案歸檔:與史丹佛大學圖書館合作,讓任何人得以近用乾淨數據。

(4) 分享數據和「故事食譜」(story recipe,包括報導技巧和指引),促進經驗的傳承分享。

(5) 記者培訓。

她舉加州野火的新聞為例,官方報告格式不友善,雖有長達17年的資料,但沒有妥善建立的資料集。他們將數據整理成結構化資料,包括出動多少架直升機、多少類型消防員、花了多少成本、火災範圍多大等,初步整理三年的數據,並提供給各編輯室使用。

2. 資料合作的兩種模式

Eva Constantaras在非營利組織Internews擔任資料新聞顧問,她的工作是協助媒體建立資料新聞團隊,尤其針對那些資源較不足、政治環境較受限制的國家。

她歸納出了兩種合作模式,減低資料新聞成本:

(1) 中心化(centralized)的資料新聞團隊:他們先做大量的資料分析,整理出角度,提供給在地新聞網絡。例如ProPublica、AP、OCCRP,都屬這類合作模式。

(2) 與公民科技社群合作:和不同的資料蒐集者協力,達到責任監督的效果。

例如阿根廷《國家報》(La Nación)就和Observatorio de Corrupción合作,報導貪腐事件;肯亞媒體《Daily Nation》旗下的The Nation Newsplex,和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合作,透過預算分配等資料來監督政府。

她從比較務實的角度認為,這是成本相對較低的作法,也是能持續的做法,有機會讓公民科技社群觀點能進入到新聞產製流程,讓議題研究、資料蒐集的協同設計(co-design)成為可能。同時,記者、公眾對資料識讀能力也會增加,對議題有更精準的了解。

3. 資料新聞在亞洲區的合作挑戰

Kuek Ser Kuang Keng是Data-N創辦人,在馬來西亞從事資料新聞人才培訓,也促進不同編輯室的報導合作。

他提到跨國合作時,民眾對議題的關注度可能因國家而異。以巴拿馬文件為例,避稅在亞洲的關注相對較少。除非有非常明確的證據,否則民眾可能未必在乎。

挑戰也包括國家的審查。許多國家不是沒有好的記者,而是他們在夾縫中求生,知道什麼時候要推到極限,什麼時候要遵守規則。因此,合作項目往往容易避開政治敏感主題。

他也提到,亞洲地區的記者社群較沒有被建立起來,資料新聞團隊也較少,這是合作執行面會面臨的困難。

合作也不只是單純分享數據,也包含報導經驗的傳承。他舉例,台灣《天下雜誌》的作品〈學術黑市現形記〉,就借鏡德國廣播媒體《NDR》的報導經驗。

四、其他觀察

這次出發前,有媒體朋友提問:資料新聞究竟是單獨作業多,還是團隊作業多?具體數字也許較難推估,若以DJA參賽作品的話,約65%來自編制超過30人的媒體。

但小團隊也事實上也已發展出一套製作模式。作品常流露鮮明設計特色的The Pudding,不僅入圍小型資料新聞團隊,這次更贏得年度資料新聞網站。他們的合作作者Charlie提到,團隊與多位Freelance合作,作者多半具備數據處理、設計、網頁前端、採寫等能力,算是一條龍式的單兵作戰型。

另外,經過這趟行程,在資料新聞領域上,我很大的感觸在於前面所描述的「生態系統」。

在過往,我們常討論資料新聞的內容(數據如何輔助敘事、如何幫助挖掘議題)、技術、成本、編制、流程、意義等面向。但這次的峰會,提供我更宏觀的視野和想像:集眾人之力創建資料集,爲社會缺少的資源拼上拼圖;產官學端資料的共享交流、編輯室製作經驗的傳承,不僅降低資源浪費,也讓記者對議題有更精準的了解。這當中,「合作」似乎就是關鍵字之一。

在台灣的我們其實擁有很多,值得大家未來繼續努力。

(注:作者在今年4月申請報名Hacks/Hackers Taipei 「GEN Summit門票贊助」計劃,獲選後在上個月前往希臘參與GEN Summit。本文為參會心得之一,其餘觀察,也將在7月7日 H/H Taipei小聚上進行實體分享。)

*Hacks/Hackers Taipei是全球非營利新聞社群Hacks/Hackers的台北分支,透過不定期的工作坊、黑客松、案例分享會,鼓勵記者編輯(”hacks”)和程式設計師、設計師(”hackers”)相互學習、合作,一起想像新聞的未來。(過往的小聚資訊,歡迎上臉書社團參考)*

Hacks/Hackers Taipei陸續推出「本週H/H Taipei在關心什麼?」閱讀清單,定期整理「新聞 x 科技」的相關話題。如果沒有新鮮事,或我們沒有精力和時間,也會偶爾停止。往期內容,可以參考這個連結

最新Hacks/Hackers Taipei@medium,則專門匯集台灣與全球在「科技x新聞」的現場觀察和思考。如果你有興趣投稿,歡迎來信:hackshackerstaipei@gmail.com